首页

首页分类国产丝袜视频

时间:2025-05-29 10:48:30 作者:陆委会抹黑攻击大陆对台胞有利举措 国台办:民进党当局只有一党之私的算计 浏览量:47278

  中新社台北3月9日电 题:登网络平台为台湾教育纠偏  区桂芝:我在台湾不是孤例

  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

  “平台希望我在妇女节做第一场直播,这个设计很好。”台北第一女子高中语文老师区桂芝8日宣布入驻“今日头条”。从三尺讲台走向互联网,她决定在这里与大陆网友“见面聊天”。

  傍晚的直播结束后,她对中新社记者表示,妇女节有特殊意义。“它表示,在这个时代,女生有很好的机会和平台去表达自己的想法。”

  去年12月以来,这位语文老师批驳台湾现行2019年课纲“去中国化”的呼告持续引发两岸共鸣。这不是区桂芝第一次就该话题发声,但在大陆地区引起的反响超乎预期。

  她在“今日头条”的首篇文章写到:一夕成名的“网红”角色竟落在我头上……一个高中老师累积多年的教学怨愤——怨民族品德被轻贱、愤文化经典遭凉薄,竟然引发网海内外数之不尽的回响。

  “我发现大陆网友对教育特别关注。”今年农历春节期间,区桂芝陪母亲回家乡广东湛江,在雷州西湖游玩时被大陆网友认出并要求合照。“这么偶然的状况都认出了我,我想那些发声视频应该在大陆也传得很远。”

  台当局教育事务主管部门2018年在质疑声中通过新版高中历史课纲,将中国史“纳入东亚史框架下讨论”;2019年9月,根据新课纲编纂的教材进入课堂。“台湾的教育政策无知无情自断文化经脉,让孩子失去深入学习自己文化的机会。”去年12月的高声疾呼,在区桂芝看来是“运气好”,让发言被听见、被认同。

  区桂芝曾从事出版工作,老同事、作家张大春曾在播客节目中说,时隔多年看到区桂芝站出来疾呼,“眼睛一亮”。“在出版业工作的经历让我比其他中学老师接触了更杂的知识。”区桂芝说,台湾教改一路以来强调所谓“多元”,2019年新课纲更推崇所谓“跨界”,但这都不是将课程设置变为“无源之水、无本之木”的理由。

  如今选择起身反对新课纲,区桂芝强调,“我已经跨很多界了”,如今并非担心自己无法应付新课纲教学,而是“真的看到课纲对学生未来的伤害”。

  多年来,包括区老师在内的台湾教育界人士不止一次“重炮抨击”教改。她对记者指,台湾进行了20多年的教改就是在“切香肠”:历史课纲将中国史并入东亚史,之前的小朋友可能记不清朝代先后,现在的学生不但失去时序主轴,甚至连中国史都失去了。地理课纲在叙事口气上将大陆地名的描述变为“他者”,潜移默化地影响下一代的自我认同。

  区桂芝发现,学生们没有历史知识背景,也导致了语文课程推进困难,后果是他们整体语言能力下滑。“曾有数学老师抱怨说,学生学不好数学竟是因为读不懂题。”

  她说,一些年轻教师也是在这样导向的教育环境中成长,他们自己也有语焉不详的问题。“学生搞不清老师要问什么,老师说不清想表达的内容,造成年轻人整体学科能力的下降。学生竞争力下滑,整个社会的竞争力也会下滑。”

  区桂芝从不认为自己是“网络族”,但这一次“意外出名”,让她认识到互联网的影响力。“既然有人愿意提供平台,我也很愿意在这里分享我的想法,关于民族、关于教育的思考。”

  三个多月来,岛内许多志同道合人士找到区桂芝表达支持。她希望联结更多人来关注台湾教育,并通过务实举措改变孩子们面临的现状。“我也希望向大陆网友传递,在台湾,抱持我这样想法的人可能不是绝大多数,但我肯定不是孤例。”(完) 【编辑:刘欢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F1中国大奖赛冲刺赛排位赛:诺里斯夺得杆位 周冠宇排名第十

张荣杰表示,野生动物种群需要保持稳定,并不是越多越好,保持生态平衡才是最佳的状态,因此收集和记录野生动物的生存状态是一项重要工作。同时,他们通过卫星遥感、无人机、瞭望台和地面人员巡视等,实现长白山野生动植物保护、森林火险预警、森林病虫害防控等。

中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6万公里

在广汽集团展台上,3台新能源汽车依次排开,吸引不少采购商关注。其中一款SUV的后备箱还搭建起露营场景,为了展示该车的对外放电功能。据介绍,该车还在2024年巴黎车展上展出。

(经济观察)中国在低空打造万亿级新增长引擎

MT400上海站采用三盘决胜,除了决赛有裁判员临场执裁外,其他场次都采用网球项目特有的信任制,由场上运动员自行对事实问题进行判断,裁判员辅助选手在规则方面进行解释,充分体现了网球运动高雅、公平、公正的体育精神。

江西南昌:月季花开满园 争奇斗艳游人醉

据悉,合肥轨道交通8号线全线开通运行后,将形成合肥城市南北向快速走廊,可以节省市民出行时间,极大提升出行效率,对进一步优化合肥城市空间格局、提升城市能级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(完)

漂流12天后,遭胡塞武装击中的货船在红海沉没

据悉,自1994年创立,“广州成人宣誓”系列活动如今已步入“而立之年”,累计覆盖超过400万名青年,成为一代代广州青年跨入成年公民行列的“标配”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